江苏省无锡市区域推进高品质高中建设纪实
艺考生文化课 正对着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校门,有一块“校训石”,上面镌刻着学校校训“诚敏”及其释义。锡山高中将其演绎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建构理念,每年列为学生的必考内容。在该校校长唐江澎看来,高中教育的终极价值,就是“对生命的成全,它应成为教育的根本指向”。
在天一中学校长沈茂德眼里,“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”,有着无限的潜能。他与高校、高新企业合作为科技特长生建设16个创新实验室,为国际象棋特长生刘冠初配备棋室宿舍,为学科特长生特批免修高中课程并配备大学先修课辅导老师……“只要有利于孩子的发展,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努力”。在新高考环境下,普通高中直接面临着办学理念、办学模式、办学格局的深刻变革。“我们要澄清什么是教育的终极价值”,唐江澎说,“人的全面发展自然包括应考的基本素质、能力,一个高素质的人面对考试时,也应该能够体面地、优雅地通过。”
校风是校长的“镜子”,质量是校长的“尺子”。校长的教育思想,最终会形成学校的办学风格,凝练为学校的办学之魂。走进梅村高中记者发现,与许多紧张备考的传统高中不同的是,哪怕是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,也会经常活跃在运动场上,踢球游泳,悠然自得;他们绝对保证每天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。他们精力充沛,该吃便吃,该睡便睡,该玩便玩。这样做,让校长朱益民承受了不小的压力,但她始终不愿意妥协:“学生进学校,就要‘四个好’:吃得好、睡得好、锻炼得好、学得好。学校若能培养这样一批‘四好青年’,便是一所有自己特色的学校。”
这样努力践行理想的教育之路在无锡如此普遍。校长们达成了共识,立德树人是他们的根本,而遵循教育规律办学则成为共同的职业道德和基本原则。校长们经常会讨论“教育”,但很少有校长主动提到升学率,大家经常讨论交流的是“实验室开到大年夜,学校自主发展”“开多少门选修课,学生自主选修”。面对上级的考核评价和督导评估,也是大谈特谈要“办一所符合教育规律的学校”。即便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之下,也有校长直言:“宁可少考5个北大清华,也不会要求学生只花5分钟吃饭。”
“优质学校的校长应该多一点书卷气。”唐加俊说,大道至简,无锡的高品质高中建设更像是回归:回到学校本来的面貌,回到教育的本质——立足于尊重学生的个性,立足于培养学生的“核心素养”,立足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,我们坚定地相信,教育改革应该尊重人的发展、尊重教育自身发展两个基本规律。锡东高中的科技教育在江苏全省闻名。校园内,无论是“思维可视化”课程基地还是“创客空间”课程基地,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一个触控一体机、三块电子白板、三个跟踪摄像头、一个平板中控,以及学生人手一个的平板电脑,是锡东高中“云课堂”的基本配置。在“云课堂”中,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四个电子屏幕及学生手持平板电脑互相交流,让思维“可视化”。“所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,最终体现在课程和教学当中。”锡东高中副校长陈平说。
艺考生文化课 课程是学校理念的基本载体。2013年无锡市教育局下发的《关于全面推进全市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意见》明确提出,高品质高中的建设应该在课程与教学等核心领域中呈现。“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品质的重要标志。”唐加俊说。在无锡市,普通高中学校自觉、带头严格执行课程标准,校长、教师将其作为神圣天职,学生自主、合作、探究式的学习普遍存在,纯粹以“知识”为中心的现象根本扭转。在2014年首届“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”评审中,无锡市锡山高中、天一中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,占到了全国高中的六分之一,江苏高中的三分之二。
“教师群体的专业生活方式,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教育高度。”一个自觉自主的学习型教师团队,带来了不断变化、更新的“源头活水”,不仅让学校充满无尽的生命力,也让“高品质”成为可能。在锡山高级中学,全校忠实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,坚持开齐上好每一门课,实现了课程标准与日常教学有效衔接,学校开出了20多个学科、100多门课程,让学生充分享有课程的自主选择权。为了让“课程俯下身来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服务”,美术教师黄宏主动进修“微电影”的专项培训,回校开设了“微电影”,全国首届校本课程设计大赛特等奖;教师朱海莲利用暑假进修了工业设计的相关培训。
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在无锡率先提出了“课程超市”的概念,全校共开设微型校本课程206门次,参与开课的教师达461人次,每个学期开设35门左右的自主选修课程。截至目前,学校出版了23本校本课程教材,先后三次获江苏省校本课程优秀成果一等奖。“新课标提出的转变课程功能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、综合性和选择性等要实现,关键是有一批热爱教育、热爱学生,也热爱研究的教师群体。”校长张军告诉记者,学校的市级名师工作室数量全市最多,
艺考生文化课 课题的数量与质量位居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,可以说,无锡“教育家办学”的实践并非是校长一人完成,而是由一个个过着高品质专业生活的教师群体共同推进。无锡的每一所普通高中都有着自己的“老校门”和数十或上百年的文化积淀。即便是异地新建了,短短数年间,学校的文化根子也会“跟”过去。南菁高级中学的校园处处都像一幅百年的水墨画,走进学校,满眼见的是文化的标志,仿佛置身于江南园林,无处不让人想坐而读书。“文化的背后是百年的传承。”校长杨培明介绍说,学校发源于“南菁书院”,近年来专注于美育特色,形成了“百年书院,大美南菁”品牌。
本文地址:www.mingshitang.net.cn/news_186.html艺考生文化课